发表时间:2025-04-28 21:44:42 来源:高空外墙清洗
走进位于贵阳市修文县扎佐街道的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轮胎”)载重子午胎分公司生产车间,成品轮胎源源不断“走”下生产线G专网技术为支撑建设的生产线,通过智能搬运机器人、传感器和工业摄像头等,将每道工序数据化,实现了全工序、全场景的无线工业互联及生产调度,达到对人、机、料等要素的互联管控。
据介绍,该公司瞄准智能化发展趋势,建成贵州首个5G全连接工厂,先后组织实施40多种信息化智能化技术解决方案,完成了生产制造系统全域数字化升级,使产品质量缺陷减少57%,劳动生产率提高68%,库存水平降低34%。
在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2025年度首批“灯塔工厂”名单中,贵州轮胎因大规模利用数字技术,在生产力和供应链韧性方面的优异表现而入选。
近年来,贵州省积极推动数据应用赋能千行百业,加速推进有色、煤矿、化工等行业的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广重点行业和领域大模型应用,目前“上云用云”企业超过3万家,数字化的经济增速连续九年位居全国前列。
贵阳市、贵安新区(以下简称“贵阳贵安”)通过打造昇腾算力适配中心和大模型训练中心,探索打造模型训练服务平台,降低企业模型训练成本,牵引人工智能模型算法适配需求,推动大模型规模化部署应用,有效激活了数据要素。
位于贵阳国家高新区的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2023年推出了“39AI全科医生”医学大模型。贵阳朗玛信息公司常务副总裁王春介绍,截至2024年12月底,“39AI全科医生”已在贵阳市的182家基层医疗机构推广使用,累计提供咨询及问诊服务达40余万次,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的效率与质量。
据了解,贵州省目前已在电力、医疗、有色金属等行业落地AI大模型应用,在轮胎生产、电力、化工等领域打造了50余个应用场景。
贵州省还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以贵阳贵安为核心持续优化结构、做大集群,目前全省重点数据中心累计达到48个。
贵阳贵安着力做优“一硬一软”两大产业,大力实施电子信息制造业攻坚发展行动计划、“软件再出发”行动计划,做大做强产业生态。贵阳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副局长赵燕介绍,2024年,贵阳贵安紧盯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构建云服务产业生态,累计引进国内有名的公司中的生态企业61家,全年完成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业务收入显著增加。
数据显示,2024年,贵州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电子科技类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5.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7%,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坚持算力、数据、应用、产业联动,高质量建设数字化的经济发展创新区。”贵州省省长李炳军表示,贵州今年将持续推动数字化的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
据了解,贵州今年将推进数据产业集聚发展,实施人工智能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行动,出台支持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意见,加快布局发展数据标注、算力服务、数据应用、数据技术等数据产业,力争实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增长20%左右。(吴秉泽 王新伟)
“从农田里找问题,在实验室找答案”——河南大学孙晓教授谈“新农科”人才培养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11年初,小组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小组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养和训练,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工厂化育秧选良种、精培育,提高秧苗成活率,减少农药使用,正成为慢慢的变多农户的“心头好”。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慢慢的变成了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4年全世界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