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荒保洁
高空清洗:缺乏监管的高危行业

发表时间:2023-12-26 12:35:02 来源:开荒保洁


  核心提示近些年,随着郑州开发建设加快,高楼大厦“摩肩接踵”地出现,外墙清洗行业随之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同时也滋生了各种乱象。大河报记者历时一周做出详细的调查,为您逐一揭示:河南几乎每年都有“蜘蛛人”命殒高空,高腐蚀清洁剂使用导致知名建筑物被毁,为讨好招标方买卖资质证书形成了产业……

  “一盘散沙,鱼龙混杂。”陈平(化名)这样形容当下的郑州高空外墙清洗行业。入行14年的他,注册有一家清洁公司,不过已经很少能揽到活,平时不得不兼职跑摩的。

  他回忆说,记得刚开始做这行时,利润率最高能到90%,差点也能50%,可如今只有不到20%,高危行业本应高盈利,现在却成了高危低盈利。郑州高楼大厦慢慢的变多,高空外墙清洗市场变大,因为“吃香”,导致行业不断膨胀,都往里面挤。

  其实,外墙清洗入行门槛并不高。在陈平住所,他拿出一个文件夹,里面夹着营业执照、资质证书、税务登记证、开户许可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全套证件。“揽活就靠这些了。”他说,如果招标方查验,便会拿出展示,而设备等则存放在仓库,有几个固定工人,如果活儿大再从另外的地方找人。

  能找到人,是因为“散兵游勇”的人数,要远超于“正规军”。“业务量不稳定,没活干就没钱,‘蜘蛛人’纷纷跳槽单干,我徒弟、徒弟的徒弟,拉上几个人单干的都好几个。”陈平坦言,游击队式的工作方法,缺乏操作规范,很容易出危险。

  探访中,记者看出,作业过程中将连接安全绳的安全带解开等违反操作规范的情景,不难看到。

  “在郑州,从事外墙清洗的不完全统计有约500家,除了物业、家政、清洁三类公司,更多的是‘散兵游勇’。从业的两三千‘蜘蛛人’,经过专业培训的占不到1/5,年年都出事,非死即伤,前一段刚听说安阳又摔下一个。”省清洗保洁行业协会秘书长史治国对记者说。

  做外墙清洗,能揽到活是“王道”。业内人多次对记者提及,“只要招标的甲方认你就行”,所以千方百计“讨好”甲方是关键。

  “现在郑州外墙清洗价格在每平方米2~3元,有人揽活还往低处压,一块多都敢接。”郑州一家物业公司工程部经理郭江(化名)说,为压低成本,作业设备不按时换或采用廉价劣质清洁剂,成为经常的事。

  由于一些“甲方”只看低价,对清理洗涤效果只追求“干净”,致使氢氟酸等在行业内已被禁用的药剂被常常使用,它去污效果强,而成本仅为环保药剂的三分之一。

  “有甲方拿望远镜看是否洗干净,对应也就有了把氢氟酸装进其他清洗剂桶,来掩人耳目的事。”陈平说。

  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省人民会堂外墙石材、花园路保险大厦玻璃幕墙、纬五路一座写字楼等,就是被强腐蚀的清洗剂洗毁了。

  “玻璃表层的保护膜被腐蚀,会失去光泽;瓷片被腐蚀,污渍渗入里面很难再清洗。这些洗坏的外墙,我们都不接活的。”一家清洁公司的经理说。

  出现这样的一种情况的原因,是目前企业登记中并无高空清洗的条目可选。记者以办高空外墙清洗公司咨询,郑州市工商局注册科一名工作人员说,只能核保洁、清洁,因为这个行业不知道主管部门是哪儿,所以没核得那么细。至于能否从事高空外墙清洗,“国家没有规定,所以也不清楚”。

  记者查看了5家郑州外墙清洗公司的营业执照,发现营业范围都是“清洁服务”,后边括号里附加有一行“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郑东新区CBD一家写字楼物业负责的人介绍说,他们选择外墙清洗公司,是通过上网搜索,然后选六七家公司约谈,再比较各公司的证件资质、人员设备情况、过去做过的案例等。

  “资质肯定要看的,能清洁不代表能高空清洁,有一定危险性,有没有能力得看资质。”该负责这个的人说,他们最担心的是出事,虽然合同上会注明清洗公司来保证安全,但一旦出事,少不了麻烦——外省曾有过因用了没有外墙清洗资质的公司,出事后甲方承担赔偿相应的责任的案例。

  在各招标网上搜索,对外墙清洗的招标,也多写着“具有高空清洗悬吊作业企业安全资质、企业相关资质证书复印件、拥有相对应的施工能力及资质”等内容。

  对高空外墙清洗,事实上,国家2009年就出台有强制标准《座板式单人吊具悬吊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其中“资格要求”提到,采用座板式单人吊具悬吊作业的企业应取得相关安全资质;作业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取得操作证后,持证上岗作业。

  可由谁来向企业颁发资质,强制标准里未明确。记者分别向安监、建委、质监局、房管局咨询,均称这方面他们没需要审批的项目,也无需由他们向企业发任何资质。

  “这一块监管是空白。”郑州市安监局安监大队相关负责人坦言。史治国也称,“蜘蛛人”这个行业还没明确的行政主任部门,监管很难实施。

  目前的监管,仅对从业者。郑州市安监局教育培训部门人员介绍,高空外墙清洗属于特种作业,需经过他们培训取得高空作业证,“相当于开车要有驾照”。

  按照经济学规律,有需求就有市场,资质证书也不例外,这个空子被一些协会钻了,“交钱买证”成了行业内几乎皆知的潜规则。暗访中,一位干清洁的小老板用手指掸了掸绿色资质证书皮,说:“2000多买的,像我这种买资质的多了。”